11月10 日,一场主题为“当代龙泉青瓷在欧洲的推广”的学术讲座在中国青瓷学院成功举行。本次讲座不仅是介绍龙泉青瓷历史及文化意义,同时也探讨了青瓷在不同文化传统下的用途。
讲座伊始,沈其旺院长为现场师生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举办背景。他表示,龙泉青瓷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工艺传承与人文精神,在当下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亟需进一步挖掘其文化价值、传播其艺术魅力。此次讲座旨在搭建专业的交流平台,让更多人了解青瓷文化的精髓,推动传统工艺在当代的创新发展与国际传播。随后,沈其旺院长隆重介绍了主讲人 ANETTE(莫安娜)女士,对其在青瓷文化研究、跨文化交流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并逐一介绍了到场的行业嘉宾、学者代表,对各位嘉宾的莅临支持表示热烈欢迎。
| |
讲座开篇,莫安娜女士以 “东方青瓷的欧洲之旅” 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青瓷在欧洲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她指出,龙泉青瓷最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欧洲,16 世纪大航海时代后,随着中欧贸易的繁荣,青瓷逐渐成为欧洲贵族追捧的 “东方珍宝”。“当时欧洲人将龙泉青瓷称为‘celadon’,这一名称源自法国戏剧《牧羊女亚司泰来》中穿着青袍的男主角,足见其对青瓷釉色的喜爱。” 莫安娜女士结合馆藏文物资料介绍,17 至 18 世纪,青瓷不仅是欧洲宫廷的收藏佳品,更深刻影响了当地陶瓷工艺 —— 德国迈森瓷厂、法国塞夫勒瓷厂等欧洲知名瓷厂,均曾仿制龙泉青瓷的釉色与器型,试图复刻这一东方工艺的精髓。

作为长期扎根中国龙泉的外籍艺术家,莫安娜女士在讲座中分享了自己的青瓷创作经历,为现场师生展现了 “跨文化视角下的青瓷创新”。
随后,莫安娜女士通过视频与实物展示,介绍了自己的代表性创作。她的作品既保留了龙泉青瓷 “粉青釉色、简约器型” 的传统精髓,又融入了欧洲艺术的审美特点。
讲座尾声,沈其旺院长再次总结。他对莫安娜女士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本次讲座不仅让现场师生深入了解了龙泉青瓷的历史、技艺与文化价值,更展现了传统工艺跨文化传播的广阔前景。中国青瓷学院将继续致力于青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搭建更多跨文化交流平台,让这一千年瑰宝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现场师生纷纷表示,讲座让他们对青瓷的跨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中欧艺术家的合作成果,见证这一千年工艺在文化交流中焕发新的生机。
【一审:邓杰 二审:邓杰 三审:李德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