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校网:“丽水巴比松”画派三十年理论研讨会在杭举行
发布时间:2019-01-17       内容来源:中国青瓷学院        阅读人数:108      责任编辑:沈一峰

        116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丽水市委宣传部、莲都区委宣传部和我校共同主办的“浙江地方画派的文化价值与品牌塑造”——“丽水巴比松”画派三十年理论研讨会在浙江省文化会堂(浙江展览馆)举行。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葛学斌,省文联书记处书记赵雁君,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淑女,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骆献跃,我校校长肖刚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画家出席研讨会。

   葛学斌代表省委宣传部致辞,充分肯定了“丽水巴比松”画派三十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当前浙江正加快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需要一系列文化品牌的打造和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丽水巴比松”画派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丽水地方高校和当地的一批草根画家群体多年来对油画艺术的探索追求。他引用“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寄语“丽水巴比松”画派,希望大家要认真总结这三十年来的过程、经验与启示,在当前文化事业振兴的大背景下,以更高的目标要求,不断挖掘价值内涵和丰富创作形式,把“丽水巴比松”画派打造成为地方画派的典范和地方文旅融合的动力源泉。  

   任淑女代表市委宣传部向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美协、省画院等单位对丽水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说,“丽水巴比松”走过了三十年,我们要铭记一批批丽水本土画家的创意引领和乡土情怀,要铭记各级领导对“丽水巴比松”的关心呵护与相关产业的推动,中法“巴比松”跨越世纪的艺术对话更是将油画艺术事业推向了高潮。她要求,下一步,我们要以本次研讨会为起点,坚持以融合化来促进“丽水巴比松”向品牌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推动文旅融合,提升和扩大品牌的溢价和影响力,使之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自觉行动和实践样板。最后,她衷心祝愿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肖刚在讲话中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他说,我校多年来立足丽水,坚持传承地方文化,努力化地方特色为学校办学资源。詹维克等教师秉承“深入丽水、画我家乡”的理念,很好诠释了“把论文写在丽水大地上”的服务理念,对于“丽水巴比松”画派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衷心希望,与会专家为我校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通过研讨共同来寻找地方画派的文化价值和塑造地方画派的品牌,在新的起点上,我校将努力为地方画派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在服务“丽水巴比松”这张靓丽“金名片”的征程中体现一所地方高校的使命与担当。

本次研讨会对“丽水巴比松”画派三十年的发展作了历史回顾、现状分析,更以“丽水巴比松”画派为代表对浙江地方画派的文化价值与品牌塑造进行了深入研讨,主要围绕“浙江地方画派形成的文化价值与品牌塑造”“地方美术创作特色与‘丽水巴比松’油画创作活动”“地方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学科建设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丽水巴比松’油画三十年与未来发展规划”等四个议题展开。

研讨会内容链接:

胡伟飞(我校巴比松艺术研究中心教授):作为《唯心画物——“丽水巴比松”油画三十年》该书的主编,介绍了“丽水巴比松”风雨兼程的三十年。这本书是认识“丽水巴比松”的历史观测点。

骆献跃(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瓯江是浙江的一条“艺术之河”,三十年来,一批丽水本土的艺术家勤奋执着于绿水青山间,为丽水美术事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贡献。

蔡志蔚(丽水市美协主席):既要看到“丽水巴比松”体现出的文化乡愁,同时也要正视当前人才队伍和油画市场的困境。

赵加慧(莲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分享中法艺术对话的“一个故事”,展望地方画派品牌打造的“一个愿景”。

雷建华(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介绍了古堰画乡发展经历着“从生活到艺术”“从艺术到旅游”“从旅游到文创”“从文创回到生活”等阶段,提出了小镇相关产业发展的思考。

管建新(杭师大美术学院教授):“丽水巴比松”的良好生态得益于自身画家群体的创作、美协活动的举办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它的比较优势和展现出的独特艺术风貌是今后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王文杰(全山石艺术中心宣传部主任):坚守文化自信,做好发展规划,处理好主体、本体、客体三者的关系。

范达明(省美术评论家协会秘书长):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不断提升“丽水巴比松”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还要做好相关美术史的研究。

侯吉明(浙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画家村”“美术馆”不是简单的“符号”演进,有待进一步的挖掘,“丽水巴比松”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蒋跃(《美术报》总编、副社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要发挥地域画派的品牌价值,需要提高画家的学术能力,从“技术——艺术——学术”,丽水学院要成为“丽水巴比松”画派的重要学术支撑。

周瑞文(浙江当代油画院院长、教授):丽水巴比松”与“法国巴比松”区别在哪里?如何看待当前的艺术市场?古堰画乡商业气氛过浓,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黄河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自古以来,中国的艺术精神体现在“中和雅正”,一个地方性、地域性画派的标签非常重要,要肯定“丽水巴比松”画派的地域性特征,是否可以称为“丽水古堰画乡”画派。

陆琦(杭师大美术学院教授):“丽水巴比松”油画群体的作品,其形式感以及表现语言在不同时期会展现出接近的画风和清晰的脉络,体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特征。

胡委伦(“丽水巴比松”代表人物之一、我校副教授):回忆“丽水巴比松”的发展历程,走到今天确实不易,得益于历任相关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我们作为丽水画家,非常感激。下一步的发展需要有新鲜血液的注入。

李大芸(省美协原秘书长):“丽水巴比松”的路很长,有希望,要努力;古堰画乡的发展需要保持那份宁静和原滋原味。

陈子胄(省美术馆研究员):“丽水巴比松”很厉害,政府支持的力度大。下一步要思考“人才的引进与培育问题”,在本地可以打造名家工程,也可以凝聚结合全省的力量,共同来打造好。

宋永进(浙师大美术学院教授):“巴比松”这个词不能随便扔掉,因为需要给老一批画家群体以归属感,体现背后对这方水土的感情。展望未来,可以考虑用“后巴比松”的命名,让艺术创作迸发新的生命。

张继东(浙江财经大学教授):光靠丽水本土的画家是不够的,还需要开放包容,借助艺术理论家、评论家来作进一步的梳理,适当时候,资本的介入推动也是必要的。

崇秀全(浙江财经大学教授):目前“丽水巴比松”的理论研究还是缺位的,一方面需要抓“小”(骨干精英),另一方面需要“拓宽”基础(如将丽水摄影与油画作为丽水艺术的“两翼”),来丰富丽水地域文化内涵。

王凯(浙江画院):作为年轻一代的画家,需要“干自己最擅长的”。

王其全(中国美院教授):“丽水巴比松”可以作为一份非物资文化遗产,吸引更多的人前来研学游。要积极谋求政府的政策配套或招商引资来丰富古堰画乡特色小镇的业态。

周绍斌(我校中国青瓷学院院长、教授)作总结:本次研讨会成果丰硕,对“丽水巴比松”有了新的认识,既探讨了名称的延续或更新,又对其中的内涵、创作理念进行了学术交锋;既有对油画市场及相关产业经济的思考,又谈到了艺术家的生存发展;既有从艺术评论家的宏观角度探讨艺术的特色,又有从现实的角度解读了“丽水巴比松”的发展瓶颈。这些思想的交锋是有价值的,对“丽水巴比松”三十年的梳理,必将更好指引着其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