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办学教育项目正式开课 双导师共启感官教学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10-13 内容来源:中国青瓷学院 阅读人数:23 责任编辑:文:窦雨飞 图:吕晨逍 徐诚凯
我院美术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首堂专业课正式开讲。该课程由阿兰努斯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选派的约翰内斯·布鲁内教授与我校包巍峰老师联合授课,聚焦德语思维与雕塑创作的融合,引导学生探寻艺术创作的本质。课堂摒弃传统冰冷材料,转而激发学生对艺术温度的感知,让学生在声音与结构的碰撞中自由生长。
首堂课程以颠覆性的创作体验为亮点。布鲁内教授凭借独特的授课方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多媒体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课堂内容丰富多样,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课程采用“双导师制”,其独特魅力在于中德思维的交融。布鲁内教授以德国艺术教育的严谨逻辑,将雕塑创作拆解为结构平衡与空间叙事,体现日耳曼民族的理性精神;包巍峰老师则担纲文化桥梁,用生动中文诠释专业术语,化解跨文化理解障碍,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意象。双导师的精髓在于互补:德国理性框架为中国艺术注入结构意识,中国感知智慧为西方理论赋予文化温度,让学生在两种思维的碰撞中实现精准而深刻的知识吸收。
此次课程不仅标志着项目实践的深化,更揭示了艺术教育创新的新路径,为跨文化协作与感官觉醒教学树立典范。
【一审:包巍峰 二审:陈海萍 三审:杨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