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张超院长莅临中国青瓷学院 解码文创开发设计之道
发布时间:2025-10-14       内容来源:中国青瓷学院        阅读人数:10      责任编辑:

2025 10 13 日下午,中国青瓷学院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研究员,《艺术百家》主编张超应邀开展 “文创开发设计研究” 主题讲座。学院师生代表及青瓷文创领域从业者齐聚现场,共探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实践路径。

讲座伊始,张超院长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切入,结合自身主持的 60 余项文化课题研究经验,提出文创开发需建立 “资源解码 — 创意转化 — 价值落地” 的三维框架。他指出,文创设计绝非简单的 “文化符号贴标”,而应深入挖掘文化内核的当代价值,如青瓷文化中 “窑火传承与匠心精神” 的现代表达。针对青瓷文创的特色发展,张超院长特别引用浙江龙泉青瓷文旅融合案例,解析 “轻量化设计思维” 在非遗文创中的应用 —— 通过提取青瓷釉色、器型等核心元素,开发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日常消费品,既保留文化基因又契合现代生活需求。他强调:“青瓷文创的突破点在于平衡‘学术性’与‘趣味性’,让千年窑火在当代生活中持续燎原。”

在技术融合层面,张超院长结合 “珍贵历史艺术档案数字化保护” 项目经验,提出文创开发应拥抱数字技术,通过 3D 建模、互动影像等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产品,同时借助新媒体矩阵实现文化传播与市场转化的双重目标。这一观点与中国青瓷学院正在推进的 “青瓷数字文创实验室” 建设高度契合,引发在场师生强烈共鸣。在提问交流环节,师生围绕 “青瓷小微企业文创创新瓶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平衡尺度” 等问题踊跃发问。针对 “如何避免文创同质化” 的疑问,张超院长建议从三方面突破:一是建立 “高校 + 非遗传承人 + 企业” 协同机制,实现创意与工艺的精准对接;二是深耕细分市场,开发如 “青瓷茶器套装”“釉色美学文具” 等场景化产品;三是通过 IP 衍生运营延长价值链,形成可持续发展生态。

讲座尾声,中国青瓷学院沈其旺院长总结指出,张超院长的分享既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又紧扣青瓷文化特色,为学院文创教学科研及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据悉,学院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联合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推进 “青瓷文创创新研究中心” 建设,在课题合作、人才培养,论文发表等方面深化交流。

此次讲座的举办,不仅搭建了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更推动了青瓷文化资源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深度碰撞,为助力学院教学与学术研究注入了新的智慧动能。

                                          【一审:卞瑞;二审:邓杰;三审:李德胜】